新闻资讯
您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> 新闻资讯
您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>>新闻资讯

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

在家居士如何修行(戒篇)

发布时间:2025-01-23 21:09:02

大愿法师讲述 自序:之一:之二:之三:之四:之五:之六:之七:之八:之九:之十:之十一:之十二跋 自序 当今世界人人不安,互相无法信任,甚且疑心重重,导致引发社会乱象。若欲对治此一乱象病态,必须先了解聚集乱象之因,才能对治下药渐趋好转,否则费心费力徒劳且无功。那么乱象主因为何?就是因为人人无法以五戒(十善)自严身心的缘故,佛陀制定五戒包含十善戒在内,凡佛教七众弟子,无论是出家、在家,或非佛教徒,只要是关心世界、关心社会、关心家庭、关心自心及他人者,都必须持守五戒,因为持戒是自己修习福德的根本,也是世界、社会和平不可缺的条件,只要持守五戒(十善)清净,福德必能增长、社会自然就和乐。 戒律是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,佛陀即将入灭时,于最后遗教开示世人:必须‘以戒为师、依四念处为住。’但慢慢至今已遭遗弃,如此重要教诫一旦遭遗弃,世界、社会如何得以安宁呢?佛陀又开示说:‘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执著(无明覆蔽)不能证得(佛道、觉悟)。’若能远离妄想执著(无明),智慧自然渐渐开启,由此足证众生皆有成就佛道的可能,只要舍离颠倒妄想执著,终能成就佛道。既然成就佛道必须断除妄想执著,当然首先就必须持戒,藉由持戒得心安宁、清净,摄心修定就容易多了,继而起观思惟而发慧,戒、定、慧三无漏学是解脱苦恼、成就佛道不可缺的法宝,只要人人持守五戒(十善),世界、社会自然和平安宁,期望大家共同持守五戒(十善),为后世代代留下一片净土! 一九九七年三月六日大愿写于慈莲寺大悲殿庭 大愿法语: ‘欲求福田者,持守五戒最为胜;戒乃菩提本,培福成佛道;人人持戒、培福,世界、社会和平安乐。’ :之一 各位护法居士,吉祥如意!今天又见面了,现在我来讲‘在家居士如何修行’,因为在家居士信徒很多,若是不说该怎样修行,恐怕大家都只光会嘴说:‘我是佛教徒啦!我在修行了。’但应怎么修呢?现在先来解释‘戒’和‘律’。 戒律乃为道德之本 ‘戒’、‘律’两字的意义,应该是各有所指,简单说,也就是各有各的说法,戒有戒的范围,律有律的范围。‘戒’是禁止佛弟子不得作恶,若作恶便是犯戒(诸恶莫作)。除禁止不得作恶之外,佛弟子也禁止当作善不可不作,所以在三十七道品佛陀就说:‘已生恶令灭、未生恶令不生、未生善令生、已生善令增长。’不论在家、或是出家,首先必须由此下手,所以戒是禁止佛弟子停止不应该的行为,不可妄造恶业。除此之外,佛陀又规定:应该去做的善、应该去做的事,必须去做,不得不做,若不做者也是犯戒(众善奉行)。所以‘戒律’用二句话来说,就是:‘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。’一般人对于佛法及戒律认识不够,不完全了解,因而错认佛教只是消极的防非止恶,却不了解积极一面的众善奉行。也就是说,该持的就持、该去做的就去做、该去做的你不做也是犯戒,所以在戒律中有二句话:‘止’和‘持’,止就是‘诸恶莫作’,持就是‘众善奉行’。若是不了解,就会认为佛教是消极面,就无法了解佛教积极面的众善奉行。简单说,‘戒’是不能如此!‘律’是应当要如此!戒与律以文字来说应该是这样,所以‘戒’是比较属于个人的持守,‘律’是较属于团体的活动,不过有时也可以将‘戒’、‘律’合起来通用,则是‘止’‘持’——停止和应该要持守的,也就是‘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’。其实佛陀所定的戒律就是道德责任的规则,做人的根本立场,修习一切善法的基础,及通往一切善法的大门。无论是出家或在家的佛教徒,对于戒律都同样需要去实践,因为佛法都是建筑在戒律之上的,所以我们要学佛,必先要了解二项:一是戒律,一是法。 持戒律行 以无我精神服务社会 凡是一个有组织有理想的团体,就有其组织的人员,有其组织的规章,其组织的健全与否,就看其规章的内容而定。假如章程不健全,组织也等于不健全,若组织健全、章程健全,才能有效的发挥。任何组织,不管是社会组织或是宗教组织,都是依其各自需要的理想而制定规章,再由规章产生力量,但是组织的规章是否能产生力量,以及团体能不能发展,都必须视其组织的所有人员能否一致的对其规章的遵守(戒)与拥护(律),即奉献、牺牲的意思,共同一致履行权利义务及理想的追求。若是如此,团体组织才能发挥功能。 宗教也不例外,宗教的戒律性质,虽然跟社会一般组织的规章有些相似,但宗教是以牺牲为其最大要素。有些宗教类型是以提供外表的身躯牺牲于神,为神、人做交通,就是做神与人之间的媒介,这是一种较低层次的宗教作法,以牺牲肉体供神使用。若是高等宗教者,则以‘戒’严身心,以‘律’生活,先自悟证无我法,也就是说先独善其身,彻底了解无我法、了解缘起空性,空其身心于自然,就是不执著身心为一个自我体,不执著这个身心是我,永远不变。因为这只不过是因缘和合的而已、因缘成熟则结合、因缘分散即离开,没有一个我,如此才能以无我的精神来服务社会。若不能以这种体验,确实达到无我,有时说要牺牲,却处处以我的主观认为,我做这事以后的果是什么?固执等等……就处处产生很多的挂碍与遭遇。所以若了解缘起空性、无我法,这样的牺牲在任何宗教、任何角度而言,你是无畏的,你是牺牲、奉献的,因为你‘无我’,你会过得很自然,奉献得身心安乐。若不然,处处希望如自己理想,可是结果却不是这样!若能了解缘起,你可以真正走出你完美的理想,因为了解无我故,赶紧借用有用的色身,有用的本钱,就是说身体健康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都清楚,你有这样的本钱做资粮,将你符合社会、符合真正的了义法,奉献于社会、传授给别人,能够让众生离开我执束缚、得到真正究竟的涅槃,走入真正的解脱。若要走入涅槃,则必须先了解次第方法,若不了解次第方法,一味盲目的修行,当然就没办法,所以必需离开‘五欲’和‘我执’来达到证入涅槃,这是较高层次宗教最大的一件事情。也就是为了要达到真正断灭一切忧悲苦恼,‘牺牲’为重要行持之一,这是层次较高宗教不同的地方。 戒律制定的源起 有人类的世界以来,不知经过多少的宗教缘起缘灭,组立掘起又解散、恒古至今不知有多少,但是到目前为止,被世界公认的宗教很少,主因也是离开了戒律及教义。宗教要被人肯定,必须要有明确的圆满教义,与明确的戒律,因为戒律的功用,不止是防止信徒的腐化,更要能够增进大众的福祉,否则,便会遭受社会自然的淘汰。每一个宗教都有它的戒律,但佛教的戒律与其他宗教的戒律是不大相同,因为佛陀是在人间自体证,亲身体证世间苦、亲身了解苦的原因之后,用修行的方法来灭除苦,所以他是了解苦的主因起源,了解修行的方法灭掉苦,即是于人间自体证,灭除一切烦恼及忧悲苦恼,所以他不违背人类道德利益标准而制戒。也就是说佛陀在人间生活、在人间成道、依人间需要制戒,所以佛陀所立的戒符合众生所需要。 佛陀成道后的最初数年之中,佛陀弘法其间尚无戒律,根本没有所谓的戒律,因为初期佛的弟子,都是根器道德很好,听闻佛陀说的法,都能马上悟出真理,而信受奉行,所以佛陀就不必制定戒律来约束大家。直到佛陀成佛以后的第五年,有一位比丘由于俗家母亲的逼迫,听说其父母准备要供养比丘,所以叫他出家的儿子比丘带著所有比丘回去接受其父母供养,结果其母设下圈套,迫使他与其未出家时所娶的太太行淫欲而犯了淫戒。同行比丘告知佛陀,所以佛陀才制戒,佛教的戒律就从此陆续的制定下来。佛陀制定戒律目的是要维护僧团的清净庄严,若教团内有所犯错,随犯随制,从此以后凡有违犯僧伽团体清净生活者,即制下定律大家遵守,所以佛陀制戒的动机,是为僧伽团体清净的缘故、和合的缘故。只要进入佛门,我们一定要了解制戒的动机,因此,佛教的根本精神,即在于戒律的尊严与遵守,所以凡是佛弟子,不论是出家或在家,只要踏入佛门,第一件大事也就是必须受戒及守戒,若是无者,虽然自称为信佛、学佛的佛教徒,也不过是被称为佛教徒,却是徘徊佛教门外的人,因为你只是嘴巴说信而已,对佛教的戒与律不清楚,那只是说信而已,是信仰的信,这样是不会被佛教所承认的。 受持三皈 依教奉行 佛教弟子有分出家和在家,所以佛陀所制的戒律,也就有分出家及在家,那是次第与阶层的区分。现在所要说的是在家戒律,在家戒共分有四种:第一是三皈依戒;第二是五戒;第三是八关斋戒(八关斋戒也可以称为增益戒);第四是菩萨戒,但是菩萨戒是不分在家或出家的,以后我们会说到。首先来说三皈依戒,有些人会怀疑甚至会说三皈依为什么说是三皈依戒呢?其实我们要三皈依之前都有说:‘受持三皈’,所以我们一定要受持三皈,‘受持’二字就是戒律。所以,三皈依也是戒,戒是警觉的意思,意义就是不能做的就不要去做,有一个界限、界址,如土地与土地间有个界址,界址一标定就是要大家遵守,你不能超越我的界址,若是超越我的界址就是侵犯我所有,国与国间也有界址,连大海、海洋也有界址,这是公海,这是隶属南韩,这是属日本的等,所以‘戒’就是警觉你、提醒你别超越界址。戒也可说是一种约束,约束你不应该做的行为。既然这样,在受三皈依戒时,授戒的僧师有明确的说明,皈依后必须持守三条皈依戒,也就是皈依后必须禁止: 一、‘尽形寿皈依佛,永不皈依自在天魔’。受皈依的人应该都有念到才对,既然都有念到就该知道它的意义。 二、‘尽形寿皈依法,永不皈依外道典籍’。意思是说:我活著的一天,我一定皈依法,永不皈依外道典籍。 三、‘尽形寿皈依僧,永不皈依外道邪众’。所以我们皈依时,授戒的师父都会念著让你跟,也都会由皈依授戒的师父解释。 既然你发心皈依佛教的三宝了,三皈依后必须持守禁戒,所以皈依三宝就含有一种戒的特质了,因此三皈依也就是三皈依戒,初三皈依者必需一定要了解。现今世界上皈依佛教为三宝弟子的信众很多,人数难以正确统计,但是真正能持守三皈依戒者就不多了,什么原因呢?因为他不了解三皈依戒,为什么呢?因为他初皈依,对佛法僧三宝无深入了解,尤其是我们皈依时的时间也不太长,不能够说你来先上一天课,了解什么是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。因为现今社会时间就是本钱,于工业社会中,大家每天都非常忙碌,而且在家居士也不能抽出太多时间来,不然按常理皈依应该要一天的时间,早上上课,先了解什么是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这样才有办法,因为没有那种环境,也没有这样的制度,有时你用制度反而让信徒认为‘啰嗦’!别人皈依时间都不长,而你皈依就需一天时间。嫌啰嗦,所以大家如果有这般的风气,那皈依后,能持守三皈依戒的人,就越来越少了。因为初皈依的人对佛及自在天魔两者的差别不能了解,既然初皈依者不能了解,他又将如何持守三皈依戒呢?所以会产生错解佛是高级的天仙,落入神格的信仰,将佛与自在天魔混在一起,不知道什么是自在天魔,什么是佛?那就违犯了三皈戒的第一条——永不皈依自在天魔的禁戒,不是他不去持守,而是他不了解,不彻底、不知道。初皈依的人怎会彻底呢?所以,我觉得必须要让信徒了解,才藉这机会来讲在家居士要如何修行,对法方面,在家居士要如何修行?在家居士持戒要如何持戒?在家居士对律的方面,如何去持守及奉行。因为有很多在家居士拥护佛教,我们才能专心研究佛法,他们布施物质使我们不缺吃住穿,建立庄严道场让我们专心研究佛法,我们必需要提供一条相当有次第的方法,让在家居士能够按步就班的修行,那才不会摸不到路。一般对于戒律的解释不是太深,就是无次第,戒归戒、律归律,如汪洋大海不知从何摸索起?每个说的不同,一个说一种,一个法师说这样、二个说两样,到底听谁呢?并非我本人对戒律很有研究,只是尽量以我个人所了解的跟各位给个善缘,与各位互相沟通,若是说的不圆满、不太清楚,希望你们再参考专门研究戒律的人,去做更深入的研究,至少我说一些让各位有个印象,也可以依这次第来追求。 了义皈依与非了义皈依 其实‘皈依’两字,并不是佛教的专利品,因为皈依两字,从字面上解释,‘皈’是回转或是归投,‘依’是依靠或是信赖,凡是回转依靠或是归投信赖的行为,都可称为皈依,所以皈依两字并不是佛教的专利。那么信仰佛教有三皈依,信仰其他的宗教,乃至是奉祀、崇拜多神以及妖魔鬼怪等的信仰,也可称为皈依,因为他们归投他、依靠他。像很多人不了解,如小孩子要去读书,平常不辅导小孩努力认真读书,要考试时才买一些水果,拿三柱香,去哪里呢?去求菩萨保佑让他考上录取!但这并非不好,可以让他内心有个寄托,这种也等于是依靠他、皈依他。 那么什么叫做自在天魔呢?‘自在’有了义自在及不了义自在之别,不了义自在就是不究竟自在的意思,了义的自在就是究竟的自在。那什么是究竟的自在呢?也就是已经达到涅槃,断除一切忧悲苦恼、离开贪嗔痴了;不了义的自在就是不究竟的自在,也就是暂时而已,暂时的自在快乐而已,马上又烦恼痛苦,忧悲苦恼又来了,所以这也就是不究竟的、是暂时的,又叫做有漏的。不了义自在就是福业的招感,就是说你福报很好,感觉你也不缺钱,身体也健壮,子女也孝顺,夫妻也和睦,但是必须了解这是暂时的而已,不论如何,再好的夫妻总有一天也会分开,再好的父子母子也会分开,再年轻、再健壮总有一天也会老化,所以这种自在只是暂时而已,即使让你有再多的财产,你也不能买到永远不老不死啊!虽然福业感招你眼前全都俱足,但那只是暂时的而已,烦恼一样会来。 若是了义的就不同了,他彻底了解烦恼的起因、彻底了解烦恼,因为有一个不明白的渴爱,误认为有一个我的缘故,才感召痛苦、烦恼。既然已经了解彻底了,且依佛陀的教义修行,亲证了,他就不会再产生执著,这种才是真正慧的解脱、智慧的解脱。以智慧的解脱来断灭心的一切烦恼,以及束缚,这是究竟的,也是通达无碍的自在。 那么天魔二字呢?天子魔之略称,第六天之魔王。天魔是福业的果报,因为我们在人间修福业,而感招到天上,人家说六道轮回不是有个天、人、阿修罗,意思是说福业的果报。在佛教的教义之中来看,佛教以外的一切宗教,即使是他们的最高理想,总不会超出升天的范围,就是说佛教以外很多的宗教,都偏向修善,或是偏向以后死后去天上,像印度很多的宗教都是修求升天,所以它的理想范围都只在天上而已。但是以佛教而言,即使生到最上、最高的天界仍是在生死轮回之中,因为他还有一个‘我’,无论天上的寿命有多长,亦有其限度,天福若享尽,死后还堕,所以天魔非可靠的皈依处,也非究竟、是有漏的,并不是真正究竟的皈依处,即使让你皈依天上的天魔,想要去天上,上去了却又下来,永远在往返而已,光是上去下来,脚都走酸了,也会累的。唯有皈依佛教,才能使人渐渐地走上离苦,得到清净、得到解脱安乐之道。 那么佛是什么呢?初皈依的人,要了解佛是什么的也很有限。佛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,别把佛当成是一位高级的仙,高级的神,那这样你就不了解佛了。 ‘佛’——是梵语,意思是一位觉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,若要更详细,我也有说一卷佛法僧,跟一卷三皈依可供各位作参考,其他的法师也有很多论及佛法僧的著述,都可供参考探讨,但是千万注意,若是我们所看的书已将佛落入神格化,那这本书是不是可以看,就该考虑了,若要看、那你只作参考就好千万不要误解了。佛不是天魔、神、仙等的神格化,佛是究竟解脱忧悲苦恼,止息轮回生死的大圣人。所以皈依佛陀的人格为行持模范,依止佛陀的教法力行才可成佛道。因为众生本具佛性,什么佛性呢?就是说众生俱足圆满的智慧,只因妄想执著,迷尘背觉不悟,认假为真,产生痛苦生死轮回,皈依佛与皈依天魔的差别就在此,大家要了解,所以皈依佛永不皈依自在天魔。凡是我们初皈依的人,在正授中都有念过的,那么若是我们能真正皈依佛,不去皈依天魔外道,那你就是真正会修持、受持三皈依戒的人,不然,你不了解天魔与佛的差别,到底如何能皈依佛呢?简单说:有了义和不了义,有漏与无漏之分,也就是有究竟与不究竟的差别,所以要认清楚。 第二条戒:尽形寿皈依法。有这肉体活著的一天,一定要皈依法,既然皈依了,就永远不再皈依外道的典籍,我们三皈依的第二条,明明有如此的说法跟如此的记载,引导皈依的大众念诵三遍,那么永不皈依外道典籍,什么是‘外道典籍’呢?初皈依的人哪知道什么是外道的典籍呢?包括现在已皈依五年、十年、廿年的人,若不用功去探讨,现今处于宗教自由复杂的前提下,人人都能说一套,那他怎么能分得清楚什么是对或不对呢?所以初皈依的人,几乎没人能分辨什么是外道典籍,所谓的‘外道典籍’就是违背自然法则心外求佛者,也就是说,你不向内自己征服自己,来断灭自己的所有我执及忧悲苦恼产生执著的贪嗔痴,反而向外去追求,要使自己有智慧,追求灭掉贪嗔痴,却不向内在贪嗔痴去征服,这种叫做向心外求佛者,叫做外道。 印度当时的外道就有九十六种之多,有名的外道有六师: 一、阿夷多,阿夷多的教理是属某某论,他主张人皆由四大原素构成的,身体若破灭时,也随著消灭,主张极度的求乐,活著时,尽量去享受,这就是我们说的外道典籍了。 二、散惹耶,散惹耶的教义是怀疑论。不反对别人说有无来世,有无果报等。此派学说,对一切问题都不作决定说,都无正面的答覆。 三、末伽黎,末伽黎的学说是定命论者。主张无因论,否定一切依业的轮回,一切生物轮回是无缘无故的,一切修行都是空的、无用的,只要经过八百四十万大劫,届时不管智或愚,都自然得解脱。所以他的教论很奇怪,既然修行无用,那他又修苦行,是在修什么呢?他又修禅定,又是在修什么呢?这些都叫做外道典籍。 四、富兰迦叶,富兰迦叶的学说是道德否定论。主张纵欲,立无道德论,无善恶果报。杀害他人非是行恶,无恶报。即使祭祀、布施、克己制御感官、行好事、说实话,也不是行善,也没有善报。简单说,做恶没有恶报,做善也没善报,业的报应不可能有,他否认善恶,所以这个教派叫做外道说法。 五、鸠鸠陀,鸠鸠陀的学说立七种要素,认为人是由七种要素而构成的。七要素是:地、水、风、火、苦、乐、生命(灵魂)。不承认灵魂的独立性、主动性,否认道德,他认为灵魂是由这几项所结合的,这也是外道典籍。 六、尼干子(耆那教),此派立五戒和佛教的五戒只差一戒不同而已,尼干子所立的五戒:一、不杀生,二、不妄语,三、不与取(不与取等于佛教不偷盗的意思。),四、不邪淫,五、无所得。耆那教他的修行法很严,我们在‘宗教的起源与佛教的源起’中有介绍到,若要更了解印度六师可以参考。此派分世界为有生命与无生命,生命不得解脱是由于业的束缚。还有印度婆罗门教的奥义书等一些常、断之法,佛教称他为外道。其实外道是指无关断灭生死烦恼痛苦的教法,所以称他为外道典籍,不了解的人,错解误会外道是在骂别的宗教,其实不是,这只是名相而已,并不是说外道是在骂人,千万别误解了,心外求佛,才是外道,佛教里面也有很多佛教徒是外道,也是很多啊!这是事实。 自灭贪嗔痴 亲证八正道 佛陀的教义就是从自己的贪、嗔、痴三毒下手,修行以征服自己三毒为物件,佛教的教义,是叫我们自己去征服自己,征服我们自己的贪嗔痴三毒,并不是去征服别人的宗教,所以佛陀的教义特别不同,若是你不从自己的贪嗔痴三毒下手,那么你如何修行呢?佛陀是不会去骂或看不起别的宗教的,因为宗教各有他的教理,必须去尊重,千万不可毁谤其他的宗教,当然也不容许其他宗教冒仿佛教,这样也不行。虽然宗教很多,但佛教和其他的宗教仍有不同之处(不共法),教义虽有共法与不共法,共法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等等。如佛教所说的结夏安居,过午不食等等。这都是与其他宗教相同,所以叫做共法。若是真正的了义法叫做缘起性空、八正道、十二因缘、四念处、四圣谛,这些与其他宗教不相同,所以称为不共法。就是差别在了义与不了义,其实佛教也有些法和别的宗教一样,所以称他为共法,也就是不了义法或称为有漏法,不究竟的。那么什么叫做了义(无漏)法呢?就是中道,中道是什么?就是八条正道,也是唯一解脱的道路。外道思想不是‘断’就是‘常’。所以称他为两边人,佛陀的中道思想就是不落入‘断’或‘常’,所以称为中道法。中道的八条正道:简单解释一下,在我们‘回归自然’系列也有谈到八正道,若要参考八正道,应该要参考回归自然,现在只作简单介绍: 一、正见:是正当的见解、正确的知见,认清宇宙人生万事、万物的真实相,本来面目,如认识一切皆苦,明白诸行无常,了解诸法无我,彻知万法皆空性等等。 二、正思惟:是正确的思惟。由于彻底的认识事物真相‘缘起缘灭’,而以正见为自己的理想,由理想而能实现自己的正欲。正当的欲望,所以称为正思惟。 三、正语:一切的言语都必须不离法或善,不作一切非理的口业。 四、正业:除去身上一切不正当的动作,而且常行清净之业。 五、正命:离开一切不正当的生活,必须活在正法当中。 六、正勤:是正确方法的努力,是正精进勇猛于修行。 七、正念:将正确的思想常住于心,时时忆念不忘,不起一切邪念。 八、正定:用正确的方法修禅定,将心静止于正念,保持身心于三昧(正定),不被烦恼妄念所动。 今天时间的关系,暂时说到八正道、八正道是佛陀所开示的八条正道,也是佛教修行实践的代表杰作。下星期有空,有时间、因缘,我们再继续研究,祝福各位持戒清净、福德圆满,感恩! 大愿语录: ‘佛法是用以度人,给予得到安祥、和平、自在、宁静的涅槃,不仅为了满足求知的好奇。’ :之二 各位诸山长老、各位护法居士,我们又在空中见面了。 正见引领 正道以行 我们前集已将八正道的条文简单说过了,若想要对八正道更清楚,我介绍看回归自然第廿三集,以上佛陀所开示的八条正道,是佛教实修履践的代表杰作。依止八正道修行能解脱一切烦恼,而亲证涅槃,止息轮回生死的痛苦。佛教的教义、修道法,是依中道建立,所以皈依佛就不皈依外道典籍。若皈依外道典籍就犯三皈依戒的第二条戒了。初皈依的人有谁能够了解呢?怎么知道外道典籍是什么呢?所以我们修行思惟正见的标准,一定要依止佛陀的教义,否则就无法以正见的标准来落实于生活中,若能如此,也就是持守三皈依戒的第二条戒了,所以印度六师所言的教法,我们都称之为外道。现今宗教复杂,所以我们要修行一定要依法。不能只认那是谁说的,在回归自然里的噶拉玛经有说,不能只依知名度,或只认定这是我师父,也不能断定是出家师父讲的就对,一定要经过思惟,符合三法印与否,若符合三法印就接受,若不是则需怀疑请教,才不致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。 第三、尽形寿皈依僧,永不皈依外道邪众。这地方很多人不了解,认为我皈依这位师父,这位师父才是我的师父。不是我皈依的师父,就不是我的师父,不是这样的,佛陀说僧伽就是个和合的僧团,待会会说到,所以皈依师父等于代表僧伽都是我们的师父,所以是依法。僧伽:就是集团之意,所谓集团,必须要有三人以上才能说僧伽,后来有所谓僧,是以一人为单位,对不对姑且不论,这是名相与我们修行无关,只不过是一种代表的名词,我们别浪费太多时间在这种与修行无关的事,是非与否我们不必去研究,故出家人都被称为僧,僧是佛法僧三宝之一。僧伽一词,并不是出自佛教团体而已,在佛陀未诞生前,印度就有僧伽两字了,印度人将商业、社会、政治或是宗教等单位,都称为僧伽集团。佛陀成道以后,教理圆满、学德兼优、教化有方,弟子就渐渐多起来了,终于演变成一大集团,佛陀沿用印度旧有的僧伽制度,自己则是僧伽里的导师,所以僧伽确实是指佛陀和他的弟子,以及广义的在家佛教徒们。不过谈论僧伽,还是以佛陀和出家弟子的一大集团为原则,直到后来,才将佛陀除外,专指出家弟子们的大集团,而成为佛法僧三宝的局面,也许有可能佛陀教人要以法为师,要依法而住,故佛陀所悟的佛法,是吾人应该要皈依的,同时佛是唯一大觉大悟发现真理的人,由他启示开导众生,故大家依止佛陀。至于僧伽集团,乃是唯一传承佛法真理的代表者,也就是说佛陀他是一位觉悟者,将他的佛法留传下来,而归依佛也就是皈依他的人格与福慧,依止佛陀所体悟的佛法,我们可以用他的佛法修行,达到与佛陀一样,那么佛陀灭度后我们一定要依止僧伽集团,传承佛法真理的代表者,所以皈依僧就不可再皈依外道邪众。你皈依僧之后,若再皈依外道邪众就犯了皈依戒。 外道,以上有说明过,邪众,就是不依中道,藉宗教名义活动者等等不正见的人,也可以说是假藉佛教名义行利己之事,而他所说的话都不正见,妖言惑众,甚至藉宗教去骗人,用言语去骗,去拐人等等,都是外道邪众。初皈依的信众,若是不先了解三皈依戒,他如何去分别好坏,又如何去持守呢?真能够了解三皈依的内容及意义吗?其实很难。所以问题就出在这里,希望初皈依信众,必须深入了解三皈依戒,了解佛法僧,不要只听人说就跟著走,也不可只求名相皈依就结束了,很多人有这个毛病,将皈依佛当成佛是鬼神般在拜,我们拜佛是想到佛的德行、教义,想他的悲智去学习他,看到他就想到这些,那才能拜得下去,若是我们不清楚佛的德行,不了解他的好处,也不了解他伟大在哪里,我们怎会拜得下去呢?很多人都只是跟著拜而已,所以,以后有关于在家居士如何修行的地方会说到,现在不是在说这一项,怕扯的太远让

本站热点

热点tag标签